北京警犬戴VR"天眼"执勤

vr之星  于 2017-3-9 18:59:39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阅读模式
0 2124
北京警犬戴VR"天眼"执勤
佩戴着全景式执法记录仪的警犬在巡逻中。 本报记者 方非摄
  本报记者 孙奇茹
  还没尝试过大热的虚拟现实VR技术?你可要落伍了。日前,北京警方的警犬首次尝试佩戴警用全景VR执法记录仪执勤,让炫酷的高新科技开始为公共安全保驾护航。据透露,全景VR执法记录仪将避免警员执法过程中关键证据缺失的风险,并将加快进入安防市场,助力北京打造无死角监控的城市安全防控网络。
  警犬也玩高科技
  在天安门广场,随着警员一声令下,拉布拉多警犬灵敏地奔向一辆目标车辆搜寻起来。虽然警犬早已离开视线范围,但通过VR眼镜,警员就能实时看到警犬所处环境的任何一个角落,仿佛自己亲临现场。
  这神奇的体验,秘诀藏在警犬的背上。每条警犬都佩戴了一款名叫“全景执法天眼”的执法记录仪。
  如小孩拳头大小、通体黑色的VR执法记录仪,应用了世界最前沿的全景无死角摄录技术。它能将机器正反面两个高清摄像头搜集到的声音、影像信息,合成为全景式无死角的实时画面,并通过网络将画面和声音信息实时回传给民警的手机,方便实时监测。
  这样的先进装备,让警员、警犬真的如同“后脑勺长眼睛”——佩戴它的警犬或警员身侧和后背发生的事件,“天眼”都能精准记录。当特殊警情发生后,执法者想还原当时的执法现场,只需打开与执法记录仪相连的手机,一键启动VR模式,戴上VR眼镜,就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新审视执法过程的所有细节。
  “在暴恐事件、搜山、震后搜救等场景下,警犬比人更有优势,戴上这样一个VR记录仪,警员就能身临其境,对危险、复杂的现场做出判断。”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某部门技术总监王怀颖说。
  她介绍,传统执法记录仪的视界有限,通常只能大于等于90度,经常出现关键执法视频记录不全的情况,造成关键证据缺失、判定难的问题。而VR“天眼”可以实现无死角拍摄、全过程记录。在后期,通过回放,执法人员还可以任意定格放大捕捉全景视频中的任一细节。
  除了用在警犬、警员身上,“天眼”还能架在警车、警用摩托上。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后,无需执法者操作,它就像一群站在不同角度的“瞭望者”,完全真实地将上下左右、东西南北的所有音像信息都记录下来,同时还不会干扰执法者正常工作。
  警民融合半年研制 “天眼”
  为警犬、警员配上VR高科技产品,是警民融合联合研发的结晶。
  过去,想要通过摄像头拍摄全景视角,需要由多个摄像头组合在一起。另外,要想把多个摄像头拍摄的内容无缝拼接起来,合成真实自然的全景视频,对记录仪“脑容量”的要求不小。按照一般技术,必然是一个橄榄球大小的“大块头”设备。然而,警犬、警员们不可能背着这样的大家伙执行任务。
  “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目标,是第一时间将最好的技术配备给警员、警犬。与技术领先的创新企业进行联合研发,能够加速尖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应用。”王怀颖说。
  半年前,公安部第一研究所、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星云环影启动了VR执法记录仪的联合研发。借助星云环影的反畸变、视频拼接、防抖等核心技术,通过与一线使用方、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的反复沟通与试用修改,双方成功研制出了这个只有155克重、轻盈小巧而功能强大的VR “天眼”。
  “‘天眼’亮相没几天,就有新疆公安、云南公安等各地同行表示对它感兴趣了。”王怀颖说。
  据了解,二代“天眼”已经研发成功。与一代相比,二代“天眼”将增加威胁感知系统,画质也将升级为超高清。当公安数据库中的危险人物、危险车牌进入“天眼”视线,“天眼”就会在人海中迅速定位,自动报警,让警察的执法更加精准快速。据星云环影负责人介绍,新型无死角监控、带有威胁感知功能的道路型、小区型“天眼”也将很快进入安防市场,用高科技打造一张让违法人员无处遁形的“天网”。

来源:中国青年网
| 0 人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小黑屋|vr资源吧 |网站地图